「轉賣」,在ACG界指的是在不確定買家之情形下,購買商品將之賣出,並從中獲取金錢利益之行為。
而那些以轉賣行為的賣家,被稱為「轉賣商」,或者在各大論壇上有著更「貶意」的稱呼--「轉賣廚」。
這本書是文章作者在同人展不經意購買,一個紀錄了台灣ACG界「轉賣黃金時代」的書籍……
- 緣由
他賣的不是同人本,也不是小說,那他賣的是……?
那天我和奏音因為提前在第一天完售了鳥巢的新刊,因此得到了一天優閒假日的獎勵,於是我們像兩隻快樂享受人生的無頭蒼蠅,在會場裡四處搜索著可以讓兩人有趣和表演相聲的話題。
先是見很久以前就崇拜的樂師、接下來是前一天進行社團交流的日本同人社團、買了簽繪板支持但是化作聖晶石後還是抽不到板上角色的學弟、然後還有想要開發新時代自慰杯,在與他「深刻交流」後雙方都學習甚多的開發商。
這就是我和奏音平時的對話模式,四處晃晃看到有趣的東西就當場表演相聲,一個丟梗一個回擊,就像是一隊默契良好的雙打桌球選手在互相練習一般,這是兩人從高中以來的經驗,也因為同是雙子座而在潛意識裡的電波相合吧?
但是即使是這樣多年的老朋友,在很多地方也還是會互看不順眼——不,應該說就是因為相處久了,才有辦法發現到彼此有那麼多討人厭的地方吧?
比方說他對我有時候會過度的鑽牛角尖和憂鬱的性格很沒轍,而我則是對奏音強勢自我的性格以及只要一嗨起來就不會讀空氣的當下敬而遠之,但總歸來說兩方還是能夠在不讓對方發火和尷尬的平衡下繼續開著玩笑。
像是現在……不知為何他總是能夠厚著臉的就衝上大手的攤位串門子,然後就能跟人套好交情建立人際關係,也許是我人生成長過程中在這一部分翹課停修了吧。
但是他這樣作的結果,造成了原本就壅擠的大手攤位正前變的更加混亂,像是被堵住一旁的山澗會讓水流淤積一樣,人潮漸漸發生回堵,並且依照開拓動漫祭中沒做好相鄰攤位分隔的狀況,這會影響到其他攤位的買賣的。
我嘗試將身子抽開,將位子給了後面想要看見本的人,並前進到下一個攤位,反正奏音聊完後應該也會跟上,如果真的沒有的話……就我去找他嘛,誒!這個陰鬱的性格真煩人!
於是我走到了走廊盡頭,看到了那個有如掛滿動漫商品的中世紀城牆的破洞中間。
——少年賣的不是同人本,也不是小說,而是……轉賣 VS 代購?
「不好意思,這本可以給我看一下嗎?」
我詢問了少年,在他同意後好奇的拿起其中一本,書皮沒有任和動漫插圖,就好像是在文具店就可以買到的筆記本樣式,白底搭配幾片翠綠葉子的裝飾。
上頭寫著「轉賣之死」
我打開了書頁,翻了翻後一股感覺上心頭,
而那個感覺,化作一股味道又竄到了鼻嗅,
——好像是回到了高中時,佈滿汗臭和男人體味,我想只要是女性都會避而遠之,那藍色的體育外套袖頭味道。
「……有趣。」
我露出了好久嶄露的,在廢棄石坑中幸運挖到金礦的斜笑。
奏音終於發現了我,三步帶兩步的跟了上來。
我將手上的本子交給了他看看,並且跟對面的少年說了:
「這本和旁邊的那本,一起買多少錢?」
而這兩本書,就是我在第二天唯一買的東西,不是一張3000開始競標的全身海報,也不是出清中的社團舊刊,更別說是商業攤商品,而是這兩本一共只有三萬字的「紀錄」。
這本《轉賣 VS 代購》,是本書作者「牛奶貓」依照自身以及友人經歷,介紹並紀錄了2011至2014年台灣ACG商業市場開始蓬勃發展的時期底下,層出不窮的壟斷轉賣事件,並且利用商業營利的角度剖析進行動漫精品轉賣、或是近期較熱門的代購市場,還有販賣商品的出版社和代理商們在面對這些事件時的處理態度。
全書分為上下兩集,一是作者在2014年所著,二則是2016年作者針對自己當初刪稿的追文以及事件記載。
老實說,這個我一時心血來潮買下的書籍,沒有想到可以讓我知道一段以前我所不知道的歷史。
想必有在關注動漫精品的人們,一定有聽過「轉賣廚」這個惡名昭彰的詞彙吧?
他們利用夜排、解壓縮、大量資金投注的方式壟斷特定商品,大多是簽名、限定商品、商品贈品等等,藉由在網上炒作來獲得高利潤,甚至到了近期還有「動用特權」的情況發生。
而「壟斷轉賣」這件事情在台灣ACG界最嚴重的時候,正巧就是2011年至2014年,也就是正逢「台灣ACG商業成長」以及「網際世代到來」等兩個背景。
成群的轉賣商動用人力和資源,將當期動漫展場內的限量產品,簽名板、特裝書、掛軸全數包走,接著在一個月內將商品價格炒到好幾倍。
雖然在2019年的現在,由於新型商業模式的確立以及攤位成熟的應對系統,這種壟斷轉賣已經不再風行,但也不能說是完全消失,並且有時候還會死灰復燃的再次登上各大社群版面(比方說2019TGS的那個全武行……咳咳咳,喔沒事當我沒說)
總而言之,這本書很詳盡的向讀者們解釋他所認為的「轉賣」與「代購」定義為何,他指出有些人真的將轉賣視作代購,而他在此作出的解釋是:
那麼有趣的來了,如果有在追動漫精品的人們,應該都清楚的知道所謂的「代購市場」對於我們是有多重要,甚至可以說在要獲取一些台灣買不到的東西時可是不可或缺的。
在我另外一個和奏音一起合作的PVC開箱單元,我們可以說這些商品幾乎80%都是藉由代購市場買到的。
那麼平平只是「沒有確認買家人數」的差別,怎麼會讓轉賣和代購,變成有「過街老鼠」和「不可或缺」的巨大差異呢?
只要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存在,事後反悔想將商品賣出的人,或是因為臨時急事而無法到場搶自己朝思暮想的商品的人們,而轉賣市場正能滿足其需求。
並且根據作者根據自己經驗和利益分析,其實轉賣這件事情相當的吃力不討好,不只風險很高,只要發生「供過於求」的話就是只能認賠,然而就算成功賭到能夠炒作的商品,絕大比例的轉賣商在一次動漫展的利潤幾乎不會超過一萬。
而真正造成轉賣形象不佳的,正是那些藉由集團式動員,利用各種手段來進行「壟斷」的轉賣行為。
在本書中,作者鉅細靡遺的道出種種在夜排和開展跑場的「潛規則」,包括用開展前蹲點夜排的時數來決定前排各團的「人數比例」,開門的時間同步以及開展衝場的竅門等等。
這些大團的轉賣商,利用大量的時間、人力、以及金錢大箱大箱的包走那些在後面被苦苦擠壓的人群,一但他們抵達攤位時卻發現「早已賣完」,於是他們只能認栽在網上購買那些已經被炒的翻天的商品……咦不對啊,為什麼我也是買票進來的,卻只能被這些投機人士吸走三倍、甚至是原價五倍的錢呢?
然而現時法規也沒有針對ACG界的壟斷行為能夠有求償和喝止的管道,於是他們只能把頭一轉,指著另外一邊的出版社和代理商們破口大罵了。
2012~2014年不笑貓商品壟斷以及尖端「限四」政策、2013~2014年精靈使的劍舞爆紅,但東立後續措施導致之後才加入的轉賣商大賠、2015年Fate川澄綾子禮物盒被轉賣商成功集團壟斷,卻完全滯銷賣不出去。
(其實我個人還蠻想要作者也能說說2015年萌少女領域的Nekopara事件,因為我正是這事件的受害者之一。)
此二書也在最後的篇幅,講述了台灣各知名出版社,包括日式的四大家,或是主打本土小說的出版社,還有那些大手出版社,在那幾年面對壟斷轉賣造成的讀者反彈聲浪的反應,以及之後針對轉賣行為的應對措施,算是紀錄了台灣ACG界的成長過程,相當建議大家以後有機會買到的話細細閱讀一番!
——所以說那個大電擊文庫場刊……喔沒事。
我真正接觸ACG是在高中時期,那時正是日本NICONICO文化和多娛樂領域整合的時候,那時候的ACG界就像是一片樂土,所有領域和分類都有「神作」,新奇從未看過的作品如雨後春筍不停冒出,光是接收資訊就要腦袋爆炸了。
那時候的漫展,並不會像現在那樣烏雲密布,夜排的狀況甚至比2014年嚴重。
但是大家那時夜排並不是為了什麼把東西全部包走然後在網路炒個幾倍賺錢,而是真真正正「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付出時間和心力,在半夜氣溫5度的寒流中包在羽絨衣裡,萎縮在台大體育館的3樓外階梯上發抖。
——但是大家是快樂的,旁邊陌生的彼此正是同好,夜排不只是搶奪商品的手段,甚至是變成了一個認識和交友的獨特時段,革命戰友們拿出NDSL和PSP,互相唱著動漫歌徹夜不眠,討論著早上第一個要衝的是哪個攤位。
雖然那個時代已經距離我很久,但那個有趣的,充滿人情味的感覺仍然存在我心中一角。
時間推進到2015年,那時Nekopara席捲全東亞,人們那時的口頭禪就是「%貓」
2015年1月,FF25到來,萌少女領域推出了限定100組特典的豪華版遊戲套組,在想必一定會爆滿的情形下,真心一定要買下來的我用盡了能夠用的手段,包括藉由奏音的仲介競標,買下了兩張3000元的媒體入場券(沒錯這是違法的,但是當時我並不知情)
結果猜怎麼著呢?早上七點半到場的我,看見的是在萌少女領域攤位前的漫長人龍。(如果大家熟悉的話,FF是10點半一般進場)
有趣的來了,在只有「社團入場」跟「媒體入場」的兩個手段才能先行入場的狀態下,早上七點半時攤位已經出現了超過一百人的人潮。
而那次的限定套組我沒有搶到,之後網路上就出現炒作販賣。
物換星移,時間已經到了2019年的現在,如今「線上抽選」、「買動漫」等等新型商業型態出現,大多轉賣商都已經淡出了世界舞台。
而我則已經成為社會人,物慾已大不如前,而且也擁有了更多「手段」能夠靠自己買到想要的東西。
但是那個時代,那個我看見後選擇永遠退出動漫精品的時代,也許成為了未來人們茶餘飯後的故事的話也是一種有趣的事吧。
作者在書中的最後,用了印度聖雄甘地寫給自己孫子的「世界的七大錯」來做結,世界的七大錯即是:
無勞作的財富
無良知的享樂
無品行的知識
無道德的商業
無人性的科學
無犧牲的崇拜
無原則的政治
「轉賣」和「轉賣商」並沒有錯,錯的是利用集團壟斷來炒作的不肖商人,而這種商人不僅止於ACG界,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都可見一班。
這本在FF幸運購買到的原創書籍,十分推薦以後有機會看到的人花個小錢購買看看,雖然我也不知道作者是否還有其他販賣通路,不過從2016年的書籍到現在還會出展販售來看,想必下次PF或是FF應該還是會出現吧?
個人也很期待作者能出第三集啊(笑),畢竟這麼有趣和具有爭議的題材,並且加上如此詳細的紀錄和剖析,實在是讓人很想說出「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像是現在……不知為何他總是能夠厚著臉的就衝上大手的攤位串門子,然後就能跟人套好交情建立人際關係,也許是我人生成長過程中在這一部分翹課停修了吧。
但是他這樣作的結果,造成了原本就壅擠的大手攤位正前變的更加混亂,像是被堵住一旁的山澗會讓水流淤積一樣,人潮漸漸發生回堵,並且依照開拓動漫祭中沒做好相鄰攤位分隔的狀況,這會影響到其他攤位的買賣的。
我嘗試將身子抽開,將位子給了後面想要看見本的人,並前進到下一個攤位,反正奏音聊完後應該也會跟上,如果真的沒有的話……就我去找他嘛,誒!這個陰鬱的性格真煩人!
於是我走到了走廊盡頭,看到了那個有如掛滿動漫商品的中世紀城牆的破洞中間。
——少年賣的不是同人本,也不是小說,而是……轉賣 VS 代購?
「不好意思,這本可以給我看一下嗎?」
我詢問了少年,在他同意後好奇的拿起其中一本,書皮沒有任和動漫插圖,就好像是在文具店就可以買到的筆記本樣式,白底搭配幾片翠綠葉子的裝飾。
上頭寫著「轉賣之死」
我打開了書頁,翻了翻後一股感覺上心頭,
而那個感覺,化作一股味道又竄到了鼻嗅,
——好像是回到了高中時,佈滿汗臭和男人體味,我想只要是女性都會避而遠之,那藍色的體育外套袖頭味道。
「……有趣。」
我露出了好久嶄露的,在廢棄石坑中幸運挖到金礦的斜笑。
奏音終於發現了我,三步帶兩步的跟了上來。
我將手上的本子交給了他看看,並且跟對面的少年說了:
「這本和旁邊的那本,一起買多少錢?」
而這兩本書,就是我在第二天唯一買的東西,不是一張3000開始競標的全身海報,也不是出清中的社團舊刊,更別說是商業攤商品,而是這兩本一共只有三萬字的「紀錄」。
- 何謂ACG界公認的「轉賣」與「代購」
這本《轉賣 VS 代購》,是本書作者「牛奶貓」依照自身以及友人經歷,介紹並紀錄了2011至2014年台灣ACG商業市場開始蓬勃發展的時期底下,層出不窮的壟斷轉賣事件,並且利用商業營利的角度剖析進行動漫精品轉賣、或是近期較熱門的代購市場,還有販賣商品的出版社和代理商們在面對這些事件時的處理態度。
全書分為上下兩集,一是作者在2014年所著,二則是2016年作者針對自己當初刪稿的追文以及事件記載。
老實說,這個我一時心血來潮買下的書籍,沒有想到可以讓我知道一段以前我所不知道的歷史。
想必有在關注動漫精品的人們,一定有聽過「轉賣廚」這個惡名昭彰的詞彙吧?
他們利用夜排、解壓縮、大量資金投注的方式壟斷特定商品,大多是簽名、限定商品、商品贈品等等,藉由在網上炒作來獲得高利潤,甚至到了近期還有「動用特權」的情況發生。
而「壟斷轉賣」這件事情在台灣ACG界最嚴重的時候,正巧就是2011年至2014年,也就是正逢「台灣ACG商業成長」以及「網際世代到來」等兩個背景。
成群的轉賣商動用人力和資源,將當期動漫展場內的限量產品,簽名板、特裝書、掛軸全數包走,接著在一個月內將商品價格炒到好幾倍。
雖然在2019年的現在,由於新型商業模式的確立以及攤位成熟的應對系統,這種壟斷轉賣已經不再風行,但也不能說是完全消失,並且有時候還會死灰復燃的再次登上各大社群版面(比方說
總而言之,這本書很詳盡的向讀者們解釋他所認為的「轉賣」與「代購」定義為何,他指出有些人真的將轉賣視作代購,而他在此作出的解釋是:
「在沒有明確買家之前,進行購買後賣出,並取得金錢上利益的情況,我稱作轉賣。」
「在有明確買家的情況下,進行購買後賣出,並取得金錢上利益的情況,我稱作代購」
那麼有趣的來了,如果有在追動漫精品的人們,應該都清楚的知道所謂的「代購市場」對於我們是有多重要,甚至可以說在要獲取一些台灣買不到的東西時可是不可或缺的。
在我另外一個和奏音一起合作的PVC開箱單元,我們可以說這些商品幾乎80%都是藉由代購市場買到的。
那麼平平只是「沒有確認買家人數」的差別,怎麼會讓轉賣和代購,變成有「過街老鼠」和「不可或缺」的巨大差異呢?
- 轉賣商「惡名昭彰」的歷史?
只要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存在,事後反悔想將商品賣出的人,或是因為臨時急事而無法到場搶自己朝思暮想的商品的人們,而轉賣市場正能滿足其需求。
並且根據作者根據自己經驗和利益分析,其實轉賣這件事情相當的吃力不討好,不只風險很高,只要發生「供過於求」的話就是只能認賠,然而就算成功賭到能夠炒作的商品,絕大比例的轉賣商在一次動漫展的利潤幾乎不會超過一萬。
而真正造成轉賣形象不佳的,正是那些藉由集團式動員,利用各種手段來進行「壟斷」的轉賣行為。
在本書中,作者鉅細靡遺的道出種種在夜排和開展跑場的「潛規則」,包括用開展前蹲點夜排的時數來決定前排各團的「人數比例」,開門的時間同步以及開展衝場的竅門等等。
這些大團的轉賣商,利用大量的時間、人力、以及金錢大箱大箱的包走那些在後面被苦苦擠壓的人群,一但他們抵達攤位時卻發現「早已賣完」,於是他們只能認栽在網上購買那些已經被炒的翻天的商品……咦不對啊,為什麼我也是買票進來的,卻只能被這些投機人士吸走三倍、甚至是原價五倍的錢呢?
然而現時法規也沒有針對ACG界的壟斷行為能夠有求償和喝止的管道,於是他們只能把頭一轉,指著另外一邊的出版社和代理商們破口大罵了。
- 「轉賣」與「出版商」的戰爭史
2012~2014年不笑貓商品壟斷以及尖端「限四」政策、2013~2014年精靈使的劍舞爆紅,但東立後續措施導致之後才加入的轉賣商大賠、2015年Fate川澄綾子禮物盒被轉賣商成功集團壟斷,卻完全滯銷賣不出去。
(其實我個人還蠻想要作者也能說說2015年萌少女領域的Nekopara事件,因為我正是這事件的受害者之一。)
此二書也在最後的篇幅,講述了台灣各知名出版社,包括日式的四大家,或是主打本土小說的出版社,還有那些大手出版社,在那幾年面對壟斷轉賣造成的讀者反彈聲浪的反應,以及之後針對轉賣行為的應對措施,算是紀錄了台灣ACG界的成長過程,相當建議大家以後有機會買到的話細細閱讀一番!
- 結語——重點不在「身分」,而是在「行為」與「商業道德」
我真正接觸ACG是在高中時期,那時正是日本NICONICO文化和多娛樂領域整合的時候,那時候的ACG界就像是一片樂土,所有領域和分類都有「神作」,新奇從未看過的作品如雨後春筍不停冒出,光是接收資訊就要腦袋爆炸了。
那時候的漫展,並不會像現在那樣烏雲密布,夜排的狀況甚至比2014年嚴重。
但是大家那時夜排並不是為了什麼把東西全部包走然後在網路炒個幾倍賺錢,而是真真正正「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付出時間和心力,在半夜氣溫5度的寒流中包在羽絨衣裡,萎縮在台大體育館的3樓外階梯上發抖。
——但是大家是快樂的,旁邊陌生的彼此正是同好,夜排不只是搶奪商品的手段,甚至是變成了一個認識和交友的獨特時段,革命戰友們拿出NDSL和PSP,互相唱著動漫歌徹夜不眠,討論著早上第一個要衝的是哪個攤位。
雖然那個時代已經距離我很久,但那個有趣的,充滿人情味的感覺仍然存在我心中一角。
時間推進到2015年,那時Nekopara席捲全東亞,人們那時的口頭禪就是「%貓」
2015年1月,FF25到來,萌少女領域推出了限定100組特典的豪華版遊戲套組,在想必一定會爆滿的情形下,真心一定要買下來的我用盡了能夠用的手段,包括藉由奏音的仲介競標,買下了兩張3000元的媒體入場券(沒錯這是違法的,但是當時我並不知情)
結果猜怎麼著呢?早上七點半到場的我,看見的是在萌少女領域攤位前的漫長人龍。(如果大家熟悉的話,FF是10點半一般進場)
有趣的來了,在只有「社團入場」跟「媒體入場」的兩個手段才能先行入場的狀態下,早上七點半時攤位已經出現了超過一百人的人潮。
而那次的限定套組我沒有搶到,之後網路上就出現炒作販賣。
物換星移,時間已經到了2019年的現在,如今「線上抽選」、「買動漫」等等新型商業型態出現,大多轉賣商都已經淡出了世界舞台。
而我則已經成為社會人,物慾已大不如前,而且也擁有了更多「手段」能夠靠自己買到想要的東西。
但是那個時代,那個我看見後選擇永遠退出動漫精品的時代,也許成為了未來人們茶餘飯後的故事的話也是一種有趣的事吧。
無勞作的財富
無良知的享樂
無品行的知識
無道德的商業
無人性的科學
無犧牲的崇拜
無原則的政治
「轉賣」和「轉賣商」並沒有錯,錯的是利用集團壟斷來炒作的不肖商人,而這種商人不僅止於ACG界,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都可見一班。
這本在FF幸運購買到的原創書籍,十分推薦以後有機會看到的人花個小錢購買看看,雖然我也不知道作者是否還有其他販賣通路,不過從2016年的書籍到現在還會出展販售來看,想必下次PF或是FF應該還是會出現吧?
個人也很期待作者能出第三集啊(笑),畢竟這麼有趣和具有爭議的題材,並且加上如此詳細的紀錄和剖析,實在是讓人很想說出「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0 评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