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貓皮與紀由屋的夥伴們得到天馬行空的邀請,參加了日本電影作品《殺手餐廳》的試片。
今天,貓皮就來向各位看倌分享這部真.美食番的試片心得。
一、先導劇情:
故事描述一名人生從名字就開始失敗的女孩-大場加奈子(諧音同大笨蛋女子),從小就被母親拋棄,對人生沒太多期待,因為她除了稍微能作點料理之外別無所長,就算有個想要去國外開個餐館的小願望,也沒有任何實現的希望,終日只能打零工度日。
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想往夢想邁進一小步,硬是接下了日薪30萬圓的詭異工作,卻沒料到,這工作竟然是要給兩個比她更智障的小嘍囉當洗劫黑幫的車手,事敗之後,眼看兩個主謀都被黑幫的人給生吞活剝了,加奈子極力張吼自己很會煮料理,卻見那黑幫頭子一聽,露出一臉邪笑,意外的放了她一馬,還將她轉賣給一間「殺手餐廳」。
「我是這裡的王,就連一粒砂糖都要聽命於我,不聽從我,就只能去死。」
「現在,先給我把馬桶清到能用舔的,辦不到的話,你就只能當『第九個』了。」
除了要面臨可怕的主廚之外,客人們更全都是一群精神失常的殺手,個個都擅長拷問與被拷問,加奈子到了這時才終於意識到,如果一不小心得罪了這些瘋子,說不定還會希望自己當初就這麼輕巧的死在黑幫手上…。
二、改編作品與電影元素:
《殺手餐廳》故事改編自平山夢明的恐怖長篇小說《DINER:噬食者》,同時還有一部改編自同一作品的漫畫也正在連載中。
而《殺手餐廳》這部電影,相較於小說中所描述的血腥恐怖,以及在漫畫中表現狂氣黑幫的緊湊劇情,蜷川實花在執導這部作品時,卻又呈現了與這兩個作品不同的風采。
在蜷川實花的前兩部電影作品《惡女花魁》及《惡女羅曼死》中,我們就已經見過大量繽紛的花卉、多層次色彩的佈景、一件件精工細雕的道具配件,交互產生出許多色彩佈局十分鮮明的鏡頭。
在這部以餐廳為主題的電影中,美食的取鏡肯定會是重點之一,在片中登場的每一道美食都被添加了「蜷川實花魔法」,美的像藝術品,更能餓到觀眾的骨子裡,就像一刀貫破六層漢堡肉排的「極致六倍漢堡」,像顆完整生蛋黃般吹彈可破的舒芙蕾,就是玻璃杯摔爛了的畫面也比貓皮整理過的房間還美觀。
而原作中也有許多黑幫打鬥的橋段,蜷川實花也沒有怠慢於動作片該有的本質,在該表現打鬥的運鏡上也十分出彩,動態鏡頭的運使十分乾淨、俐落,令人驚艷,有媲美駭客任務的水準,又兼有屬於蜷川實花的獨特美學,可說是每一分鐘的畫面都是美與暴力完美融合的藝術集合體。
這除了要歸功於蜷川實花對取鏡的掌握,以及藤原龍也的演技之外,更要歸功於大量的幕後美術人員,上至廚房食材的排列方式,下至只有一撇鏡頭的日記插畫,連橘子都能被剝到看不見白絲,你隨處一拈都是各領域美術人才的精心成果,實在令人佩服。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在畫面的表現上,實在是無可挑剔。
三、但貓皮還是要碎碎念:
畫面的表現可圈可點,演員選角也都是重磅卡司,導演的來頭也不小,更聘請了大量的專業人員,總地一看,這絕對是一部能被稱得上站在日本業界頂層的電影作品(在燃燒經費的層面上)。
然而,還是有那麼一縷瑕疵被暗藏在劇本的安排上,當然,這並不是說故事素材本身有什麼大問題,畢竟原作小說與漫畫就已經有不少人氣(雖然評價可能因有些母湯的題材而多少有點爭議),但就貓皮本人來看仍算是精彩的作品。
被改編作品與電影呈現,始終有許多頑固的裂痕需要妥協,就算磨合的再怎麼乾淨也難以完全去除,就像女主角的成長曲線似乎有點與故事線有點剝離,再加上女主角在原作幾十集份量的成長,要在短短幾個事件中完成,這也似乎不太能說服我。
至於角色在原作中的神髓有沒有在電影中表現出來,這點貓皮只能給出很曖昧的答案,本來嘛,改編作品也許有可以呈現的地方(料理),也有導演自己成功加分的地方(美感),但一定有呈現不出來的地方(血腥),但要討論角色就相對複雜許多。
至於角色在原作中的神髓有沒有在電影中表現出來,這點貓皮只能給出很曖昧的答案,本來嘛,改編作品也許有可以呈現的地方(料理),也有導演自己成功加分的地方(美感),但一定有呈現不出來的地方(血腥),但要討論角色就相對複雜許多。
以近兩個小時的電影來說,每個角色分到的篇幅十分有限,很難像漫畫或小說那樣專為每個角色的展開劇情,如果展開了,又勢必壓縮到主要角色的劇情 ,這就相對使得男主角與女主角的前期連結有點曖昧,我如果要代入女主角就會不知道該把情感投到誰身上,接著故事到了後期,就導致男女主角之間的互動張力沒有如願表達,有點可惜。
但這也可以說是貓皮個人單方面對劇情的挑剔啦,不管怎麼說《殺手餐廳》仍是一部兼具力與美的作品,貓皮仍是十分推薦。
0 评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