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入圍
★ 代表瑞士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導演、編劇|史蒂芬妮・丘瓦特、維蘿妮卡・雷蒙
演員|麗莎/妮娜・霍斯 斯文/拉斯・愛丁格
從家人間的情感衍伸到未來的人生
大家好,我是RY。首先感謝可樂電影的試片邀請,上次引進的《順其自然的日子》也是值得欣賞的作品。
事前沒有注意到我選中台灣女性影像學會介紹過的電影,實際試片回來也確定確實是從女性觀點出發所書寫的劇本,裡頭包含很多內心的轉折與現實的責任,像是兄弟姐妹的情感、家人間的扶持、被剝奪的天職、事業發展造成的家庭衝突等等,綜合以上要素的文藝片。
抽取了很多導演一部份的人生放進在電影中,私人的情感流動,讓當下觀影的環境中傳來些許哭聲,但正因為是文藝片,觀影前要有心理準備整部片氣氛會很沈悶,加上留白處很多,不容易看懂。
一樣,第二段是簡單的劇情說明。
緊密的兄妹情誼被疾病給擊碎
傑出的劇作家麗莎,自從劇場演員哥哥斯文被診斷出惡性白血病之後就停止了寫作,從那天起日子變得很糟糕。這對雙胞胎兄妹從小一起長大,他們互相欣賞彼此對藝術、劇場、文學的嚮往與造詣,即使所有人都無法理解他們所追求的東西,依然故我。
一天一天看著哥哥被病痛折磨的麗莎也同樣被凌虐不堪,她為了挽救哥哥,幾乎奉獻與放棄了自己的時間、工作和家庭,卻仍是無法阻止斯文慢慢消逝的生命餘火。
麗莎把愛和關注都分給了哥哥,卻忽略丈夫的工作需求和孩子的成長,她看不見未來在哪,只能拚命延續哥哥的性命來維持所剩不多的溫馨日子,這種不平衡終究導致丈夫的反撲,義無反顧地簽下了新契約留在瑞士,和斯文所住的柏林愈來愈遠,令麗莎徬徨不安。
麗莎將說不出口的真心融進稿子中,重新找回對生命的熱情,也迎來哥哥的離世。
軟弱的心沒有了依靠該怎麼活?
感情好的兄弟姐妹之間的互動通常會直白,輕鬆很多,也是因為事實上不需要為彼此負責。這或許是有兄弟姐妹的人才能對手足之情有所共鳴,我也曾有數次產生「世界上只有兄弟姐妹理解我」的念頭,雖然我和弟弟並不是雙胞胎,不過那種感覺我是可以理解的,從小一起長大,有共同興趣,談論的話題也落在同樣的水準上,不用多餘的思考或顧慮其他地方,只要把心中所想給說出口就好了。
藝術作家的通病就是相對其他人缺乏堅強的意志,他們放開了感官的開關,接收各式各樣的美來構成創作的靈感,沈浸在分不清現實還是虛幻的世界,經常忽視身邊的人事物,顯得懦弱、毫無彈性、情緒化,尤其最糟糕的是逃避責任,不適合步入婚姻或經營一段感情,因此無論是麗莎還是斯文,他們的感情與家庭之路都很坎坷,他們要的不是世俗的價值。
我認為,文藝片當中最不好看的題材就是家庭劇,角色們和伴侶互動只為了滿足需求,多餘的性愛場面還有枯燥的責任推託,有必要的話還會加入出軌要素,甚至演變成權力鬥爭之類的,全部都是讓人倒盡胃口的演出。
上一次讓我有這種感受的是美劇《絕命毒師》,什麼為了家庭逼不得已開始製毒,大義口號到了後面根本蕩然無存,強烈感受到這類人的婚姻果然只是為了合法生產後代,根本不考慮心靈契合的層面。
心靈契合的對象永遠不是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要不是因為斯文是雙胞胎哥哥,從小一起長大的熟悉家人,他們沒有性接觸,不然我老覺得有種在看麗莎出軌的無力感,不太敢直視過於私密的依賴情感。
最可憐的其實不是麗莎或斯文,而是丈夫、孩子,還有幫助這對兄妹的劇場導演。他們有自己的難處,不是刻意要排擠逐漸虛弱的斯文,只是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進度與生活要過,不可能只為了顧慮隨時可能消失的劇場演員而放棄一切。
斯文明明有發現麗莎停止寫作的原因,但責任感在自私的念頭前被蒙蔽,逐漸墮落人生,性發洩與忽視病痛,加速火車頭持續前進,往終點站撞去,最終拖累了摯愛,帶給她更大的痛苦。
每個人觀影的反應都不太相同,像我是整部片都沒辦法完全沈浸在情緒化的漩渦中,反倒其他人似乎很融入情境,欣賞這部片的當下從四面八方傳來各種細碎的哭聲,我震驚不已,原來無法哭出來的我才是特例嗎?我腦袋裡的理性那一邊充滿各種對於劇情、角色的批判,情緒也沒有太大的起伏,看來我不太適合觀看這種類型的電影。
說到最大的優點就是演員的演技,尤其飾演麗莎的妮娜・霍斯,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她的視角,尤其是哭的場面非常多,每一場都是不同的意義,後半段有一場戲是與丈夫吵架,向附近的垃圾桶洩憤,那段演出不短,它代表了對丈夫的不滿,「什麼事都不跟我說」的歇斯底里。
圖片版權
©可樂電影
最後,如果喜歡我的試片文章的話,可以幫我拍五次,我會很感謝大家的!
0 评论:
張貼留言